第6章交互访谈剖析.ppt
交互式设计,第6章,交互访谈 聆听业界专家的经验和建议,目录,学术界学者访谈,企业界设计师访谈,6.1 学术界学者访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6.1.1 设计的未来式,陈国祥教授,陈国祥教授,台湾义守大学教授兼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 學歷 設計博士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 設計學院Institute of Design,IIT,USA. 設計碩士 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 設計學院Institute of Design,IIT,USA. 工業設計學士國立成功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專業領域造形語言、形態建構與風格關聯、風格再現、感性工學、感性設計、系統方法與設計、新產品設計與開發、資訊設計、互動設計與文化議題 聯絡方式辦公室綜合教學大樓11樓分 機5031E-mailkchenisu.edu.tw,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未来发展的6个推测,绿色设计的深化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如何节能减废 Link 从用户端考虑各个操作环节 Neccessity 弹出窗口与框架的必要性 Function 从经济面考虑各个功能 Portability 指令与特点的可携性 Expandability 从产品生命周期考虑的可扩充性,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未来发展的6个推测,银色设计的活泼化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如何更亲近“银发族” LegibilityReadability 各个图标、文字是否易读易懂 Mental Workload 各个浏览路径与导航地图是否超过心智负荷 YouthfulLively 整个版面设计是否年轻化、活泼化,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未来发展的6个推测,橘色设计的体贴化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如何更体贴关照各类弱势群体 Considerations Refreshments 考量与贴心 儿童 视障者 听障者 上肢障者 语障者 各种不同语言用户,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未来发展的6个推测,金色设计的周延化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如何更融入不同文化背景 Cultural dimension 整体逻辑架构是否呼应五个文化维度 Culture types 设计规划阶段所采用模拟之情境与人物角色是否涵盖各个潜在市场之文化类型 Cultural backgrounds 是否努力尝试用文化试探法、风格看板、实地探访等各式方法尽可能深入了解各类不同文化背景,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未来发展的6个推测,紫色设计的感性化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如何满足各个使用族群之感性诉求 Perceptual preferences 感性喜好 从用户端考虑各个输入、输出、弹出式窗口、框架、功能、指令与特点,乃至各个图标、文字、浏览路径与导航地图,使其完全符合个别用户之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与振动觉等五个感官之感性偏好,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未来发展的6个推测,蓝色设计的如影随形化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如何透过云端全面定制化 Difference 不同 View of the User 从用户端考虑如何满足用户之身心年龄、各式潜在障碍、文化差异与感性偏好 View of the System 从系统端考虑如何安全无误地储存上述个别用户之身心年龄、各式潜在障碍、文化差异与感性偏好,6.1.2 如何在设计领域找到一份工作或学习机会,唐纳德A诺曼教授,唐纳德A诺曼教授,唐纳德.诺曼是美国著名科学家,交互设计师。他曾著有设计心理学如何管理复杂、设计心理学情感设计、情感化设计、未来产品的设计等受到国内设计师们追捧的书籍。 他关注认知科学、人类学和行为学的研究,工作,想找设计工作,没有接受过设计培训,没有作品集,怎么办花时间浏览设计相关的网站。 SIGCHI人机交互专家协会 HFFS人因工程及人体工学社区 IDSA美国工业设计社区 CORE77工业设计在线杂志,学校,想知道学校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询问该校的毕业生。 人机交互设计卡内基梅伦人机交互学院 现代设计香港理工大学、伦敦皇家艺术学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认知科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学校,传统设计院校很大程度上关注绘图和建模能力,而对经人为中心的设计或交互方面理解力的指导少之又少。 这些学校学费昂贵,但物有所值。 起步并非易事,但迟早有一天,你会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6.1.3 从用户行为、设计模式和文化角度理解交互设计,付志勇教授,付志勇教授,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读于武汉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3年9月至1996年1月就读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1年9月至2005年1月在职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方向为艺术设计教育,获文学博士学位。 清华大学信息艺术设计系,系副主任,付志勇教授研究方向,1、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服务设计创新研究 在社会化媒体的服务设计创新方面,从社会文人和设计结合的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人际交互在数字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规律和特点,并将社会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数字娱乐设计以及社会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整合应用于交叉学科领域的设计项目中。创新实践中采用“通过设计进行研究”(Research through design)的理念,结合智能交互、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前沿技术平台,探索面向数字化学习、医疗信息服务和数字娱乐的产品与应用设计。 2、交叉学科设计教育研究 交叉学科设计教育研究方面,侧重信息艺术设计知识体系与教学模式研究,建构了以“信息、媒介、交流”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发展了基于数字媒体与叙事、信息结构与交互、社会网络和体验的学科基础理论。以“设计思维”为基础建立了交叉学科的培养思路,探索了在艺术、技术与传媒领域进行交叉学科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并针对数字娱乐设计、社会化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的具体应用展开教学研究和项目实践,付志勇语录,用户体验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是从用户情感和感受的角度来理解产品和服务。 设计模式是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匹配,通过一种规范化的描述,能够为常见的设计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设计是为人,而不是物”,因此对交互更深入的理解是进入到理解文化的层面,6.1.4 从造物设计到思维设计,娄永琪教授,娄永琪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院长,同济大学中芬中心副主任,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和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长期致力于可持续设计教育、设计研究和设计实践。 成果“设计丰收”基于对乡村生活方式的潜力进行发掘、改良、提升和普及,结合城乡需求,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城乡创新协作网络。主张通过设计支持农业,通过设计支持创业,吸引设计创意社群进入农村,年轻创业者到农村创业,推广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善乡村经济、环境、就业和服务。“设计丰收”涉及的设计领域包括战略设计、环境设计、产品服务设计、产品设计、传达设计、 品牌设计、商业模式设计等,娄永琪语录,交互设计,远远超过了人机和用户界面设计层面,而是指人和人、人和物、人和环境(情境)的交往和互动的关系、方式、状态、进程、工具和体验设计。 人是所有交互的基准,因此对“人”的理解,特别是对人的需求、心理、行为的理解,是任何一个交互设计的基础。 交互设计往往不仅是一个“造物”的设计,更是一个“谋事”的设计。它是关系的设计、逻辑的设计和时间的设计,设计丰收”的交互,目的使当地居民对项目团队建立信任和交流。 交互方式照片展,交互结果揭示,交互设计的实质就是通过设计“交互”,去改善人和对象的关系,不管是提升产品的易用性还是提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设计服务的目标,6.1.5 有趣的和务实的,皮特杨斯塔皮尔斯教授,皮特杨斯塔皮尔斯教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研究部主任。 在研究领域,Pieter Jan Stappers教授关注于开发各种能够帮助设计师或其他创意人士在创意与概念设计早期的技术与工具,关注各种需要整合的未统一的规律或其他鲜为人知的研 究领域,比如,认知的方方面面,各类新媒体与视觉呈现方式,美感的传达、实用性,人工智能,使用环境分析,以及文化研究等等,皮特教授专访,6.1.6 从工业设计到交互设计,孙远波教授,孙远波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 工业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因工程、产品交互设计和设计程序,孙教授给我们的建议,对于立志从事交互设计工作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最好能把交互设计的用户研究、流程设计、视觉设计、设计评价和产品经理等职位都体验一遍,这样也好整体把握,局部深入,6.2 企业界设计师访谈,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6.2.1 用户体验四要素,黄峰设计师,黄峰设计师,黄峰是国内第一批从事用户体验专业工作的人员之一,他是南京东南大学计算机系的学士,后又在英国知名学府BATH大学人机交互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回国从事专业交互设计工作,后帮助某国际知名用户体验咨询公司建立中国分公司并担任董事总经理。与此同时,他与2004年初共同创办中国第一个非盈利的用户体验专业民间组织UPA,并带领志愿者团队创办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用户体验行业年会User Friendly 至今已9届, 共吸引了来自200多家企业的4000多位用户体验专业人员。2009年推动并策划了第一个中国大学生用户体验设计大赛UXD Aaward 。他在2009-2011年担任国际用户体验组织的理事和亚洲负责人,黄峰观点,商业环境中,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是各个职能部门如产品、设计、开发、运营乃至策略部门高度紧密协作之后的成果。 四要素 系统性 协作性 策略性 长期性,6.2.2 观察、聆听、移情和目的,伊塔马梅德罗斯设计师,伊塔马梅德罗斯设计师,Itamar Medeiros档案总览 目前就职 Visiting Lecturer-Kl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Design Senior User Experience Designer-ROAMWORKS Research Development GmbH Principal Consultant- designtive ination design 曾经就职 Senior User Experience Designer-Autodesk Local Coordinator, Shanghai-IxDA Lecturer-Ecole de Design Nantes Atlantique 全部 教育背景 Northumbria University Universidade Federal de Pernambuco Universidade Federal de Pernambuco,伊塔马梅德罗斯职业概述,Itamar Medeiros, from Brazil, currently lives in Bonn Germany, where he works as Senior User Experience Designer at ROAMWORKS and promotes User Experience Design as visiting lecturer at Kl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Design.Working in the In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since 1998, Itamar Medeiros has helped truly global companies in several countries Brazil, China, Germany, The Netherlands, United Emirates, United States, Hong Kong create great user experience through advocating Design and Innovation principles. During his 7 years in China, he championed the User Experience Design discipline as User Experience Manager at Autodesk and Local Coordinator of the Interaction Design Association IxDA in Shanghai.As an Ination Design specialist, served as board member of the Brazilian Society of Ination Design, and held several lecturing positions including Lecturer of Hypermedia at the Department of Design of Universidade Federal de Pernambuco UFPE,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ognition and Ination Technologies at the Ination Systems program of Faculdade Santa Maria, and Assistant Program Director of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of Raffles Design Institute at DongHua University, China.Itamar was awarded with DISTINCTION in the MA Design Practice at Northumbria University Newcastle, UK for his thesis “Designing the User Experience Creating Innovative Design Software Solutions within Collaborative/Distributed Design Environments”.Specialties Interaction Design, User Experience Design, Ination Design, User Research, Interface Design, Design Management, Graphic Design, Web Design, Internet, Ination Architecture, Usability, Utilities, M2M,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EC, GIS, EC, Advertising, Marketing, Creative Direction, Art Direction, Photograph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TML, Computer Software, Branding, Corporate Identity, CSS, WYSIWYG, Photoshop, Dreamweaver, Illustrator, Coaching, Teaching, Shanghai, China,Itamar Medeiros对一位优秀交互设计师的定义,这个人一定要努力使世界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改观。 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必须具备四项关键技能和特征 1、观察(Observation) 2、聆听(Lisening) 3、移情(Empathy) 4、目的(Purpose,6.2.3 成为用户体验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的要素,刘燕设计师,刘燕设计师,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项目经理。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消费者行为方向从事交互设计8年有余,追求通过UCD的流程创造卓越的用户体验。曾任中电赛龙UI设计经理,摩托罗拉CxD首席交互设计师。曾作为主要设计师主管和参与了30多个手机产品的交互设计工作,刘燕谈成为设计师的要素,素质准备一颗时时感知他人的心。 热爱行业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信心。 专业知识理论、流程、工具、方法,6.2.4 方法经验灵感,钟帆设计师,钟帆设计师,联想(中国)有限公司 高级UI经理 积累8年交互设计,手机UI设计实战经验,先后在松下电器、西门子移动及摩托罗拉工作 项目经验作为国内最早一代用户体验从业者,自2003年起专注于用户体验设计工作,先后在松下电器、西门子移动及摩托罗拉从事八年手机UI设计和用户体验研究等工作,曾作为交互设计lead负责摩托罗拉在中国发售的第一批安卓手机的设计。2010年加入微软亚洲工程院之后,负责微软中国在多个平台上的孵化项目的UI设计。擅长领域交互设计、手机UI设计培训经验曾在摩托罗拉与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共同举办的UI设计workshop中担任讲师,在微软East Asia UX Days活动中担任讲师。教育背景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交互设计师的素质无非是三个因素的总和,方法。 设计和用户研究的方法; 合理规划自己的设计任务的方法; 有效地与合作部门沟通设计思路的方法。 设计和研究方法快速提高的途径读书、参加培训或工作坊、关注行业年会中同行的分享、在工作中向资深设计师学习,交互设计师的素质无非是三个因素的总和,2. 经验。 节省时间; 确保考虑得更周全。 获得经验没有捷径,只能靠积累。 一个建议做完每个项目,及时总结。 一个窍门多练习虚拟设计题目,交互设计师的素质无非是三个因素的总和,灵感。 一半来自天赋; 一半来自思考事情的习惯。 忠告改变思考习惯,可能带来巨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