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讲收入-支出模型(第13章)概要.ppt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在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中,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只包括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021/2/26,2,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决定的区别,国民收入核算解决的是国民收入总量的计算问题,它回答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国民收入总量指标的数量是多少,是对客观经济状况的如实反映。 国民收入决定则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国民收入水平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以及如何不断提高国民收入水平,2021/2/26,3,第一部分 两部门经济模型(重点) 一、 均衡产出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四、乘数论,2021/2/26,4,两部门经济模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研究的主要问题 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 凯恩斯主义的储蓄函数 凯恩斯主义的投资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乘数模型,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空前大危机,凯恩斯建立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是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二是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凯恩斯定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而使供求相等,但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一原理适用于短期分析,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第一节 均衡产出,一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资料 30年代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造成 的损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要大。 至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达到了3000多万。 19291939年世界经济衰退使人们财富损失约2500亿美元,资料 30年代的经济危机,2021/2/26,7,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点假设,1)22假设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政府、外贸。 消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 (2)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3)折旧、未分配利润0,GDPNDPNIPI,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供给,原因大量闲置资源; 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即具有黏性。 需求变动,厂商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4)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目前就这样。如500元一只的mp3 。只要你想买,可以买无数只。而价格不变,2021/2/26,8,二、均衡产出(收入,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均衡,不再变动。非意愿存货IU 0 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产出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 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增加生产,公式y c i E 小写字母意愿消费和投资 大写字母计划支出,y,E,E y,450,支出决定收入,AE,AE总支出(需求) Aggregate expenditure,IU存货unintended inventory,IU0,yAE,IU0,第一节 均衡产出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第一节 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是社会收入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100,100,AE,支出等于收入的 45线,支出决定收入,Ey,支出需求,收入产出,2021/2/26,10,三、投资储蓄,均衡时 E y E c i y c s,意义 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是一个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在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看,I S,是必然的结果。是会计结果,c i c s i s,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三、投资等于储蓄,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是Ey, 也可以用is来表示,因为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 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则是指实际发生的投资始终等于储蓄。 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在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三 投资等于储蓄,2021/2/26,12,二、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一)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理论的基本假设 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 不存在政府,即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利率、工资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 潜在的国民收入(YF)是固定不变的,2021/2/26,13,1.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2.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二)消费、消费函数及其消费倾向,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消费信贷、利率水平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函数关系,2021/2/26,14,凯恩斯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c消费,y收入 c c(y) 满足dc / dy 0,y,c,ccy,cy,450,普通消费函数,A,凯恩斯消费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消费倾向,2021/2/26,15,常数,自发性消费 基本最低消费支出。 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线性消费函数,Y-诱致性消费 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c,y,cy,45,c y,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 y (1 0,常数,斜率,边际消费倾向,2021/2/26,16,3.消费倾向 propensity,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平均消费倾向 APC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 计算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消费/收入c/y,APC 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例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APC c/y 0.8,2021/2/26,17,边际消费倾向 MPC,当消费增量c与收入增量y趋于无穷小时,即 MPC dc/dy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 1 MPC 0,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MPC c/ y,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MPCc/ y 94-80/120-100 0.7,2021/2/26,18,例题,设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问自发性消费量、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各是多少 答 自发性消费量200 MPC 0.8 APC1,2021/2/26,19,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 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 APC也有递减趋势,线性中,若a 0,c y APCMPC, 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2021/2/26,20,案例1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 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而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2021/2/26,21,4.450图和消费曲线,O,C,Y,450,A,C0,Y1,C1,Y2,C2,C3,Y3,1、沿着消费曲线移动的图示,2021/2/26,22,消费曲线平移图示,O,C,Y,450,C1,a1,C2,a2,C3,a3,2021/2/26,23,区分“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和“消费曲线的平移” 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是反映消费量和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 消费曲线的平移是指除收入变化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化对消费量的影响,2021/2/26,24,影响消费曲线移动的因素(非收入因素,利率。利率提高,储蓄增加,消费减少,替代效应,低收入者;利率提高,储蓄减少,消费增加,收入效应,高收入者。就全社会而言,难以事前判断利率提高时,会增加储蓄还是会减少储蓄。(402) 价格水平。1货币收入不变时,若物价上升,消费者要保持原有生活消费水平,则平均消费倾向提高。反之,则反之。(汽油价格上升,养车费用增加) 2“货币幻觉”,(402)引起平均消费倾向提高。 收入分配。越平均,全国性的平均消费倾向越大。因为低收入家庭平均消费倾向较大,高收入家庭平均消费倾向较小。(402,2021/2/26,25,接上页,社会保障制度 财富 对未来价格和收入的预期 税收。临时性的税收,对消费影响不大;永久性的税收变动,对消费影响明显,2021/2/26,26,三)储蓄,1.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2.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如收入、分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系、利率水平等, 最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这种关系称之为凯恩斯储蓄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储蓄倾向,2021/2/26,27,储蓄函数公式,s-储蓄,y-收入 s s(y)(满足ds / dy 0,线性储蓄函数 c y,代入s y - c s y -( y), 整理 s - 1- y (10,储蓄是收入减消费后的余额, 即s y - c,普通储蓄函数,s s (y,0,s,y,线形储蓄函数,s,1,y,0,s,y,2021/2/26,28,3.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 APS。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 APS s / y,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其余20元用于储蓄,平均储蓄倾向 APS s / y 0.2,边际储蓄倾向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 公式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 MPSs/y,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2021/2/26,29,当s与y趋于无穷小时,MPS ds/dy,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MPS S/Y 26-20/120-100 0.3,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b)。 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 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MPS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2021/2/26,30,2021/2/26,31,案例2老百姓为什么喜爱储蓄,高储蓄率往往是高GDP 增长的后果。道理很简单,普通老百姓收入增长后,会小心地“奖励”一下自己,但不愿大量花钱。日本在上世纪70 年代GDP 增长很快,在那个时期的储蓄存款率也是很高的。到了90 年代,日本经济增长变缓,储蓄存款率也随着下降了。中国目前还是处在高GDP 增长期间,较高的储蓄存款率其实是正常的。 缺少有吸引力的投资渠道是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不光老百姓缺少投资渠道,近来很多企业也因缺少投资欲望而把资金存入银行。在中国,企业存款增加后,广义货币M2(定活期存款为主)就会随着增长。2005年的M2 同比增长18.3,很多人推测这个增长主要来自企业高达1.2 万亿元的利润。所以,老百姓不投资不是孤立的现象。 中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老百姓把收入的40放在银行里。但是,对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来说,15万亿元存款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如果让13 亿人平摊存款余额,人均不过只有一万多元。假定那些存款都来自5 亿城镇居民,人均不过三万元,2021/2/26,32,一个典型的城镇三口之家,也就是大约10 万元存款。这个平均家庭存款数,购买房子不足,供养车不够,不断上涨的医疗费和教育费也让普通家庭不敢轻易花费银行存款。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高储蓄率是在平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形成的。 老百姓储蓄多是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没有信心。美国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不景气,美国人储蓄较多。随着经济改善和各种社会保险机制的建立,大多数美国人对未来的担忧没有了。2005 年,美国人的储蓄率是负数,说明他们不光不存钱,而且开始花过去的存款。不过,美国人并没有过度担心。储蓄是个复杂的现象,需要把居民存款余额放到更大的图像里去看。美国的老百姓只想花费,不愿储蓄,而中国的情况稍稍不同,老百姓感到银行里有储蓄,心里才能获得一些安全感。 目前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而培养一个孩子上到大学需要19.1 万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钱不敢花就不难解了。消费低并不是“节约的习惯”,而是未来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2021/2/26,33,4.储蓄曲线的推导,O,Y,C,450,CY,A,O,S,Y,B,S - (1-)Y,2021/2/26,34,四)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对收入来说,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y c s, 两边同除Y有 y/y c/y s/y, 即 APC APS 1,同理, 有y c s,y,c,s,A,450,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ccy,y0,a,a,ssy,Rich,Poor,两边同除y,则 y/y c/y s/y,即 MPC MPS 1 推断若MPC递减,那么MPS必递增,2021/2/26,35,APC APS 1,不消费即储蓄。 MPC MPS 1 一般来说,边际储蓄倾向递增,钱越多,越考虑存银行。 所以,“征富济贫”,对富人递增征税,救济穷人,可以提高整个国民的消费水平,2021/2/26,36,五)凯恩斯主义的投资函数,投资(investment)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资本存量。 投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建筑物、设备支出和存货投资。 而购买普通股票不是投资,因为 它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投资被视为给定的(自发变量) ,即认为投资与国民收入无关,II0,2021/2/26,37,投资曲线,O,Y,I,I0,II0,2021/2/26,38,六)社会消费函数,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1) 国民收入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2)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2021/2/26,39,三、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 (简单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2021/2/26,40,一)均衡国民收入及其理论假设,1、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与总供给共同决定的,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的国民收入。 2、理论假设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有五点假设 潜在的国民收入,即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是不变的;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价格水平不变; 利率水平不变; 投资水平不变,2021/2/26,41,从宏观角度分析,要达到整个国民经济产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那就要求国民收入量和 国民消费量相等,YC,45,C,Y,但事实并非如此,习惯上人们把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储蓄,2021/2/26,42,二)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1、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 利用消费函数; 利用储蓄函数,2021/2/26,43,2.利用消费函数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1)数学法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总支出(总需求)总收入(总供给) YCI CY II0 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Y(I0)/(1,2021/2/26,44,假设i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y c i , c y,例c10000.8y,i600,y,c,ci,c1000 0.8y,cy,450,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1000,5000,y1000600/(10.8)8000,cy-i8000-6007400 sy-c 8000-7400600 储蓄与投资相等,1600,8000,c i,知道消费和投资,就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求解,得均衡国民收入y i /1,2021/2/26,45,2)图示法,O,Y,AE,450,CY,I0,AE (I0)Y,YE,2021/2/26,46,3、利用储蓄函数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1)数学法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I YC S S-(1-)Y II0 解方程组得 Y(I0)/(1,2021/2/26,47,储蓄函数s y c - 1-y,例s -10001-0.8y 自发计划投资i600,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s - 1000 1-0.8y,600,0,1000,s,i,y,5000,8000,知道储蓄函数和投资,也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 s,联立i - 1-)y,得均衡国民收入y i/1,均衡收入为 y1000600/10.88000,si600,y8000 s0,y5000,2021/2/26,48,2)图示法,O,Y,S/I,a,S-(1-)Y,II0,YE,2021/2/26,49,四、乘数模型(Multiplier model,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Hahn)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2021/2/26,50,对乘数的感性认识,均衡收入 y1000i/10.8,i600时,y8000,y,c,ci,c1000 0.8y,cy,450,对乘数的感性认识,1000,5000,1600,8000,c i1,c i2,8500,1700,i700时,y8500,投资增100,收入增500,投资引起收入增加5倍,c10000.8y,2021/2/26,51,接上页,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 这里仅介绍投资乘数和消费乘数,2021/2/26,52,一)投资乘数,1、定义投资乘数是指改变投资量会带来倍数于投资增量的国民收入的增量。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Ye(I0)/ 1- 现假定自发投资量由I0增加到(I0I),那么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呢 通过对均衡国民收入求导得dY/dI 1 / 1- 即 Y (1 / 1-) I,2021/2/26,53,2、公式,投资乘数k Y / I 1 / 1- 是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推动国民收入的增长就越多。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2021/2/26,54,3、乘数效应产生的原因,各经济部门是相互联系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该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这些部门的投资与收入。 例如,一个小流氓打破了商店的一块玻璃,逃跑了。店主无奈只好花1000元买一块玻璃换上。玻璃店老板得到这1000元收入。假设他支出其中的80,即800元用于买衣服,衣服店老板得到800元收入。再假设衣服店老板用这笔收入的80,即640元用于买食品,食品店老板得到640元收入。食品店老板再把这640元中的80用于支出 。如此一直下去,你会发现,最初是商店老板支出1000元,但是,经过不同行业老板的收入与支出行为之后,总收入增加了5000元。这就是“破窗经济”引起的乘数效应,2021/2/26,55,解释,投资100购买要素,形成要素收入y1100;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购买消费品,80的购买形成新收入y2 80 其中800.864再次购买 形成新的收入y364,如此,循环往复, 总收入y1001000.81000.80.8.100 1/(10.8)500,y,c,ci,c1000 0.8y,cy,450,投资乘数的形成,1000,5000,1600,8000,c i1,c i2,8500,1700,y,i,假设不是投资,而是增加100元的初始消费。也是一样的效果,支出增加 收入增加 第一轮 甲 100 乙 100 第二论 乙 80 丙 80 第三论 丙 64 丁 64 支出总的增加收入总的增加 新增GDP新增国民收入,2021/2/26,56,4、图解中的投资乘数,O,Y,450,AE,a,C,aI0,AE1,A,Y1,I,AE2,B,Y2,Y,注增加自发投资量会使消费曲线上移至AE1,此时均衡国民收入为Y1。如果在原有的投资I0的基础上增加投资I, AE1曲线就会上移到AE2的位置,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Y2,2021/2/26,57,二)自发消费支出乘数,O,Y,450,AE,a,C,aI0,AE1,A,Y1,a,AE2,B,Y2,Y,注1、增加自发消费量会使AE1曲线上移到AE2的位置,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Y2。 2、自发消费支出乘数 k 1/1-b,2021/2/26,58,乘数理论(multiplier) K,乘数K总需求(I、C等)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令 (原始的或自发的)总需求ADai 则 yAD/1b,a自发消费 最低消费 i 固定自发计划投资 b边际消费倾向,均衡国民收入 y ai/1-b,2021/2/26,59,三)乘数的作用及其条件,1、作用乘数是一把双刃剑 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大大增加; 总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大大减少。 例如,投资乘数的作用 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 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2021/2/26,60,2、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第一,基本条件的限制 (1)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否则,总投资增加只会促使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发生。 (2)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 “瓶颈部门”木桶原理中的短板,2021/2/26,61,第二,具体现实条件的限制 (1)如果投资品部门和生产部门增加的收入用来偿还债务,投资乘数的作用就要缩小。 (2)如果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消费品的存货,投资乘数的作用就要缩小。 (3)如果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外国商品,投资乘数的作用就要缩小,2021/2/26,62,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1) 均衡收入y10050/10.8750 c1000.8750700 syc75070050,2) 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80075050,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81000,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250 (yyy1000750250,2021/2/26,63,4) 变化后的收入y(10050)/(10.91500 syc15001000.915001500145050 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92000,比原来的收入1500增加500 (y 20001500500,4)若消费函数为c1000.9y,投资i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到100时,收入增加多少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5)消费函数从c1000.8y变为c1000.9y后 乘数从5k1/10.85变为10k1/10.910,2021/2/26,64,二、简述题,答案在均衡产出的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则必然为0。如图所示,假定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Eciyi。45线与消费曲线间距离表示实际投资,而总支出曲线与消费曲线间距离i表示计划投资。显然,只有在总支出曲线与45曲线交点E0处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此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非计划投资为零,而计划存货投资作为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投资存货都必然为零,2021/2/26,65,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为什么 答案提要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比率,一般而言,消费者收入增加后,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小于1。 平均消费倾向则有所不同,它指的是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不会总大于零小于1,因为当人们的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就算举债也必须维持一定的基本生活消费,因此消费会高于收入,即平均消费倾向会大于1,第二部分 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模型,2021/2/26,67,本部分教学目的与要求,政府的经济职能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四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2021/2/26,68,一、 政府的经济职能,2021/2/26,69,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争论,关于政府的经济作用,不同发展阶段的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处在自由竞争阶段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政府的三点作用国防;制定并实施法律制度;保证“自然垄断”。即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后,针对“市场失灵”问题,现代西方经济学家非常重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如凯恩斯,2021/2/26,70,市场失灵是指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单靠市场自发的作用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的经济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为市场失灵。 为什么市场会失灵 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效应、信息不完全、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要求等,2021/2/26,71,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反映在经济理论上,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争论又重新活跃。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提出了“政府失灵”观点。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行动不能增进效率或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那些不应当获得这种收入的人,2021/2/26,72,引起政府失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信息不完全;政府官员的动机;难以预期私人部门对政府计划的反应,从而使政府行为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 但是,在当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作用是不容置疑的,2021/2/26,73,二) 政府的经济职能,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或“游戏规则”。 2、制定和实施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的宏观经济政策。 3、影响资源配置以便提高经济效率、社会福利。 例如,汽车市场的“两费两税”油费(攀升难落),停车费(最高每小时50元),燃油税(30、50、100),消费税(最高27),使车市处于利空状态,但对实现“绿色交通”大有裨益。 4、制定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解决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问题,2021/2/26,74,二、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政府购买支出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转移支出(付)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税收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与政府支出有关的乘数,2021/2/26,75,若干假定 (1)不考虑折旧,只讨论国内生产净值的决定,所以投资是指净投资; (2)假定是封闭型经济; (3)政府的收入都是个人所得税; (4)政府的利润全部分配。 根据这些假定,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都相等,个人可支配收入要小于前者,2021/2/26,76,一)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两部门政府部门,考虑进税收和政府支出 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是财政政策工具,假定政府税收不随NI的变化而变动,则NI增量DPI增量;即是定量税(与之相反的是比例税,是收入的函数,三部门中任何支出的增加导致NI增加的过程与二部门相同,2021/2/26,77,1.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YCIG (均衡条件) CYd (Yd 表示可支配收入) YdY-TTR 假定T0 TR0 II0 GG0 解方程组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YE(I0G0)/1,2021/2/26,78,例题,设C1000.75Y ,I50, G20 求均衡国民收入 解建立模型 YCIG C 1000.75Y I50 G20 求解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 YE (aI0G0)/ 1-b (1005020)/1-0.75 680,2021/2/26,79,2、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图示 总支出角度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O,Y,AE,450,a,C,aI0,CI,E0,Y0,aI0G0,CIG,E1,Y1,2021/2/26,80,3、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图示 总收入角度包括消费、储蓄、税收,O,Y,S/I/G,a,S,II0,Y0,IGI0G0,Y1,2021/2/26,81,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1)定义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2)公式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解为 YE (aI0G0)/ 1-b 现通过对上式求偏导得 dY/dG 1/ 1-b 即增加政府购买支出会带来倍数于政府购买支出增量的国民收入,其倍数为1/1-b。这样也就得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 kG dY/dG 1/ 1-b,2021/2/26,82,82,先不管转移支付,则 ycigaby-Tig , T为定量税,政府购买乘数收入变动对导致其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kgy/g,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 只有g变导致y变。 g1g2时,y1y2,2021/2/26,83,2、税收乘数,1)定义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收与收入无关的情形,即定量税对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与收入有关的情形,即税率变动(比例税)对收入的影响。我们只研究前一种情形,2021/2/26,84,税收与收入无关(定量税)时的社会总支出情形,三部门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YCIG 在没有引进税收(TX)和转移支付(TR)前,社会总支出为AE1CIG(aI0G0)bY 引进TX 、TR因素后,社会总支出函数为 AE2 (aI0G0-bTbTR)bY 令 b( T-TR )0 则 AE2曲线位于AE1曲线的下方,2021/2/26,85,税收与收入无关(定量税)时的社会总支出图示,O,Y,AE,450,AE1,E0,E1,Y1,AE2,Y0,2021/2/26,86,2)税收与收入无关(定量税)时的税收乘数公式,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模型为 YE(a I0G0-bT bTR)/1-b 对YE(a I0G0-bT bTR)/1-b 分别求偏导得 税收乘数 kT dY/dT -b/1-b,2021/2/26,87,87,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同理可以得到税收(定量税、税收绝对量)乘数如下,2021/2/26,88,3、转移支付乘数 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转移支付乘数 kTR dY/dTR b/1-b,2021/2/26,89,89,三部门中的投资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有了政府转移支付之后, ycigaby-Ttrig , T为定量税,tr为转移支付,2021/2/26,90,4、平衡预算乘数,1)定义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2)公式现假定政府净税收和政府购买支出同时以等值变化,其它不变,对均衡国民收入 Y(a IG-b T bTR)/1-b 求全微分得 dY(1/1-b) dG -( b/1-b)dT 由于 dG dT 故得平衡预算乘数 kB1,2021/2/26,91,91,变形得,政府平衡预算乘数 kb1,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政府税收和购买性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加和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此时,政府预算是平衡的,由于g T,2021/2/26,92,92,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 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直接税T250 (1)求均衡收入。 (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平衡预算)实现这个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各需要多少数额,2021/2/26,93,93,1) 均衡收入 y100502000.862.50.8250/10.8 1000,2)b0.8 投资乘数1/(1b)5 ,政府支出乘数5 税收乘数4 ,转移支付乘数4 ,平衡预算乘数1,3)y1200, y 12001000200 1)g y /k200/540, 2)T 200/(4)50, 3)g T200,2021/2/26,94,三、 四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相关概念 1、进口函数与边际进口倾向 MM0 mY (M0自发进口量,m边际进口倾向) 边际进口倾向每增加一单位本国国民收入所引发的进口增量,即收入增加1单位时进口会增加多少。 2、出口函数与边际出口倾向 XX0hYB ( X0 自发出口量,h边际出口倾向) 边际出口倾向B国增加一单位的国民收入所引起的A国的出口增量,2021/2/26,95,二)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YCIG (X-M) CabYd YdY-TTR II0 GG0 TT0 TRTR0 XX0hYB MM0mY,2021/2/26,96,接上页,解方程组得四部门均衡国民收入为 YEaIG-b(T-TR)X0hYB-M0/(1-bm)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对上式求偏导可得各种乘数 出口乘数(对外贸易乘数)dY/dX1/ 1-bm 0 表示出口增加一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 进口乘数dY/dM-1/ 1-bm 0,2021/2/26,97,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最多( ) A.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入100亿美元 B.政府增加转移支付100亿美元 C.政府减少个人所得税100亿美元 D.在税率为33.33的情况下,政府增加购买和税收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