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际贸易政策教材.ppt
第九章 对外贸易政策,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 1、对贸易政策的含义、目的 2、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历程 3、各类国际贸易政策的特点 重点各类国际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的定义,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对对外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的结构层次 对外贸易总政策,其中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 “贯彻对外开放,鼓励出口创汇和扩大必需品的进口, 保护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政策的结构层次,进出口商品政策。它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经济结构和国内外市场状况分别制定的政策。 如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政策、纺织品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它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依据对外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 如对东南亚国家贸易政策、对日贸易政策,两种基本对立的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涉和限制,也不给予任何补贴和优惠,允许产品自由输出和输入的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外贸活动,限制大部分商品的进口,同时对本国出口产品予以鼓励和支持的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 产业结构发展水平 国内外的经济状况 例如大危机与贸易保护 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 例如美国支持与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部分游说团体 政府领导人的经济理论与贸易思想 本国与他国的政治经济关系,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管理进口; 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贸易、关税方面的协调工作,贸易政策的演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15-17世纪) -重商主义下的保护贸易政策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8世纪中-19世纪末) 英国强调自由贸易 美国、德国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890-二战) -超保护贸易政策 战后 -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新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的代表英国 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世界工厂”的地位确立并巩固,产品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英国需要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换取粮食和原料的进口。 放松对外贸易管制,对进出口贸易不设任何障碍,让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代表人物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赫克歇尔、俄林 主要主张 自由贸易可以形成有利的国际分工 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 自由贸易有利于加强竞争,打破垄断,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率,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护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重商主义,15世纪到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时期 金银或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 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 代表人物 威廉.斯塔福 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Alexander Hamilton 1757-1804年美国独立后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代表工业资本家的利益,向国会提出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1791),阐述了保护制造业的必要性,背景,美国刚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时,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特别是受到战争的破坏,美国经济处于谷底,工业极为落后。 在与英国的贸易中一直充当英国的农产品和原料的供应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美国人用小麦、棉花、烟草、木材等换取英国的工业品。这样的贸易格局在美国独立初期继续保留,但这种贸易格局只有利于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而使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经营的制造业难于发展,汉密尔顿的论证,如果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话,其结果将使美国的产业仅限于农业的范畴,而工业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对美国而言后果是不可设想的。因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不但不能使国家变得强大,而且很难保护其独立的地位,比如军事工业等等。所以为了国家的利益,政府必须用关税保护美国新建立的工业,汉密尔顿的政策主张,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 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对进口生产必需的原料免税 向私营工业发放政府贷款 为必需品工业发放津贴,给各类工业发放奖励金 限制改良机器输出 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制造品质量,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Friedrich List,(17891846),出生于德国一个皮革匠家庭,担任过国会议员和经济学教授,早年在德国提倡自由主义。 1825年流亡美国后,受到Hamilton的影响,并且亲眼见到美国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的成效,开始主张贸易保护。 1832年以美国大使的身份回到德国,宣扬贸易保护和德国统一,最终因迫害、挫折和健康状况恶化,雪夜开枪自杀。 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是其代表作,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主张生产力理论。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实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多少财富,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国民经济发展阶段说 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原始未开化时期 畜牧业时期 农业时期 农工业时期(德国) 农工商业时期(英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贸易政策,自由贸易,保护贸易,自由贸易,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主张国家干预 李斯特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国家,高度的保护贸易政策是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一种十分必要的工具,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政策主张 保护对象国内幼稚工业1、幼稚的;2、有发展希望的,通过一段时期的保护之后能够成长起来; 3、有强有力的国外竞争者的工业。(农业不需要保护,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自然随着发展。) 保护手段主要是关税 保护期限最高界限30年 保护目的促进国家综合生产力的发展,以实现工业化,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WTO“幼稚工业保护例外原则” 中国的幼稚工业保护,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政策,凯恩斯(Keynes,18831946)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奠基者。 凯恩斯生于1883年6月出生于英国的剑桥市。他在其传世之作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办法,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超保护贸易政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背景 特点 保护的目的走出经济萧条,提高国民收入,促进国内就业 保护的时间只是经济萧条时期的政策 保护的对象对国民经济的整体保护 保护的性质从防御性保护转入进攻性保护 保护的措施从关税壁垒到非关税壁垒,超保护贸易政策,意义为经济危机后欧美经济的复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局限性政府财政赤字问题严重,贸易摩擦加剧,二战后的对外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贸易自由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止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和生产。属于自由贸易的范畴,贸易自由化的表现,关贸总协定建立,通过数轮多边贸易谈判,缔约方间大幅降低了进口关税税率。 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经济贸易集团内部逐步取消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 给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如洛美协定、普惠制,新贸易保护主义,1973年1974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美国贸易逆差急剧上升 特点 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非关税壁垒不断提高 加强反倾销和反补贴,贸易自由化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好转,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表现 WTO的建立 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推行贸易自由化 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贸易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