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防治知识.ppt
麻风病防治知识 贵州省疾控中心艾防所皮肤性病科 麻风病的传染源及传染方式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其潜伏期通常为2 5年 最长可达10余年 与其他传染病一样 麻风病的传染也需要具有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易感人群 人是麻风杆菌的主要自然宿主 麻风病的传染源及传染方式 传染源 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 特别是多菌型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查菌阴性的少菌型病人或未定类病人一般无传染性 经MDT 联合化疗 治疗的病人 一个星期 虽查菌阳性 但由于麻风菌活力大部分丧失 也基本无传染性 传染方式 直接接触侵入正常麻风杆菌呼吸道 人群皮肤 粘膜 间接接触大多数人 约占98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杀死细菌不发病 少数易感人群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不能杀死细菌发病阳光照射 2小时 60度热水 10 30分钟室温下 2周 麻风病分类及临床表现 1 光谱分类法 分为结核样型 TT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 BT 界线类 BB 界线类偏瘤型 BL 瘤型 LL 未定型 I 2 MDT分型 多菌型 MB 查菌 皮损 6块 神经受损 2条 少菌型 PB 查菌 皮损 5块 神经受损 2条 临床表现 麻风杆菌侵入人体后 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及周围神经 1 侵犯皮肤导致 各类皮损 如红斑 白斑 结节 浸润 脱眉 水泡等 麻风皮疹可类似于多种其他皮肤病 但其显著特征是 红斑白斑 麻木闭汗 生疮生癣 不痛不痒 眉毛脱落 面如醉酒 中医西医 久治不愈 2 侵犯粘膜导致 粘膜充血 水肿 糜烂 溃疡 如鼻 咽部等 未定类麻风 I 皮损 通常只有一块皮损 但也可有数块皮损 为浅色斑或淡红斑 界线清楚 不对称分布 形状不规则 表面光滑 感觉 皮损感觉减退或正常 神经 通常无神经粗大 皮损查菌 通常也是阴性 病理活检 一般只在真皮浅层小血管 皮肤附件及真皮内神经小分枝周围见到非特异性炎症 连续石蜡切片检查有时可查到抗酸菌 有确诊意义 麻风素试验 可阳性或阴性 畸残 无 预后 损害可自行消退或发展演变成其它型麻风 未定类 I 麻风 I类 未定类 麻风 浅色斑 TT型麻风 双侧臀部皮疹 结核样型麻风 TT 皮损 为红斑或斑块 皮损倾向于孤立干燥麻木无汗 但面部不明显 毳毛脱落 表面粗糙 边界清楚 中心高起 斑块可表现为卵石样粗糙表面 有的患者可出现巨大皮损 直径可达30cm 可局限于臀 背和面部 神经 单一周围神经粗大 且明显 有的皮损附近可触及或可见粗大的皮神经 有一种表现为或初期表现为纯神经炎型麻风 只有神经粗大和感觉障碍而无皮损 以后出现斑疹 斑块损害 这一类型麻风必须靠神经活检才能确诊 皮损查菌 通常阴性 病理活检 表皮破坏 真皮内可见到典型上皮样细胞肉芽肿 并见到郎格汉斯细胞或异物巨细胞 麻风菌素 通常阳性 TT型麻风 TT型麻风 类似 体癣 界线类偏结核样麻风 BT 皮损 常见皮损有红斑 浅色斑或斑块 发红或略带黄色 边界清楚 表面不太干燥 有的可出现鳞屑 有的斑损中可见圆形空白区或打洞区 形成环状皮损 或在大皮损邻近见到卫星状皮损 好发面部 躯干 四肢 但不对称 数量较多 除面部皮损外 皮损病期较长时有感觉障碍 神经 损害多发 粗大 质地硬 除非眉部有皮损 一般无眉毛脱落 粘膜 淋巴结 睾丸 眼 内脏 一般受累少 皮损查菌 阴性 2 病理活检 真皮内见到典型上皮样细胞肉芽肿 可见异物巨细胞 周围淋巴细胞较少 麻风菌素试验 麻风反应 容易发生I型反应畸残 病期长的患者多见畸残 BT型麻风 皮疹 伪足 BT型麻风 心形 皮疹 BT病人 中间界线类麻风 BB 皮损 早期多为斑疹或斑丘疹 皮损中央有空白区和打洞区 皮损内缘清楚 外缘部分清楚 呈 倒碟状 也可见到较多卫星状损害 皮损表面光滑 淡红或紫色或棕色 分布广泛 但不对称 常无显著感觉障碍 神经 损害多发但不对称 神经呈中度粗大 质不太硬 毛发 眉毛不对称脱落 粘膜 淋巴结 睾丸 内脏 可发生病变 皮损查菌 2 4 麻风菌素试验 阴性 预后 治疗后细菌可很快消退 BB型麻风 臀部红斑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BL 皮损 早期多为斑疹 有淡红斑和丘疹 均为浸润性损害 分布广泛 不完全对称 大的损害中央可见有空白区或打洞区 内外界都较模糊 面部的弥漫性浸润可不对称 可出现单侧耳垂受累 躯干可出现境界清楚的斑疹 或在四肢及臀部出现弥漫性损害 一般无感觉障碍 鼻粘膜可出现鼻粘膜可出现损害 充血 肿胀 糜烂和溃疡 出现鼻衄 神经 轻度粗大 质软 但不完全对称 毛发 早期眉毛外1 3脱落 淋巴结 睾丸 内脏 早期损害比较轻微 皮损查菌 4 5 免疫区边缘查菌1 2 免疫区中央则阴性 麻风菌素试验 阴性 麻风反应 此型患者在治疗中 3个月后 容易发生I或II型麻风反应 BL型麻风 左下肢红斑 BL型麻风 打洞区 皮疹 BL型麻风 类似花斑癣 BL型麻风 面部红斑 BL型麻风面部躯干红斑 瘤型麻风 LL 皮损 早期为皮肤粘膜损害 常见为斑疹和弥漫性浸润 表现为小的斑疹 多发 边界不清 色素减退或淡红斑 对称分布 无感觉障碍 常分布在躯干 面部 四肢 臀部 须在自然光线下检查 在阳光直射下有时难以发现 鼻粘膜侵蚀可引起鼻出血 随着病程进展 面部可有弥漫性浸润 眼结膜充血 耳垂肥大 可出现斑疹 结节 并融合形成狮面 结节好发部位为耳垂 下颏 肘部 臀部 膝和手足背 神经 早期神经无粗大 毛发 早期眉毛呈稀疏对称 晚期往往双眉全脱 淋巴结 睾丸和内脏 均可受累 皮损查菌 5 6 麻风菌素试验 阴性 麻风反应 易发生II型麻风反应 有的患者初诊即可伴有II型反应 LL型麻风 面部结节 耳垂肥大 LL型麻风 面部浸润 脱眉 LL型麻风 面部结节 脱眉 麻风反应期皮疹 红斑 丘疹 麻风反应期皮疹 背部大片浸润 麻风反应期皮疹 鲜艳红斑 在没有瘙痒的慢性皮肤病应想到是否为麻风 侵犯周围神经 浅感觉障碍 可发生于皮损部位及受损感觉神经支配区 出现蚁行感 感觉过敏 痛 温 触觉减退或丧失 易受外伤 继发感染 各种畸残 如足底溃疡等 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N受损 肌肉瘫痪 萎缩 各种畸残 如爪形指 尺N 猿手 正中 尺N 垂碗 桡N 垂足 腓总N 面瘫 面N 兔眼 睑外翻 面N 营养障碍 植物N受损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闭汗 皮肤干燥变薄 四肢皮肤起疱 溃疡 指 趾 骨吸收 另外 麻风菌也可侵犯淋巴结 内脏 生殖系统 骨骼 左耳大神经粗大 右耳大神经粗大 麻风 口角红斑 左兔眼 左兔眼 重度睑外翻 尺N 正中N受损 爪形手 左腓总N受损 左垂足 左足背皮疹 皮N粗大 足底复杂性溃疡 左手桡N受损 垂腕 左足外侧单纯性溃疡 外伤引起 自我护理后溃疡愈合 检查方法及诊断 检查方法 1 病史 一般情况 主诉 现病史 过去史 接触史 家族史等 体检 最好在自然光下仔细检查 观察皮损的形态 分布等 并测试皮损痛 温 触觉 检查周围神经受损情况 重点检查眶上N 耳大N 尺N 正中N 桡N 腓总N 胫后N 注意神经肿大程度及硬度 有无结节 触痛等 观察和检查各N支配区的感觉 运动功能情况 麻风病的诊断 必须通过仔细的病史询问 临床和实验室的检查 获得阳性体后综合判断才能正确诊断疾病 一般在临床上 有很大比例的多菌型病人 特别是在早期的瘤型或偏瘤型麻风病人 病期在1年以内 其皮损可以没有明显的麻木 其周围神经也没有明显的粗大 如果怀疑多菌型麻风病人 必须对皮损做组织液抗酸染色 查找抗酸杆菌 必要时做皮损活检 寻找疾病证据 麻风病诊断 1 皮疹伴感觉障碍 2 神经粗大 伴有神经功能受损 3 组织液查菌 4 病理改变 以上4项中有2项 即可以诊断麻风 最好是一项临床 一项实验室检查 注意 1 对于基层卫生人员 一旦发现不痛 不痒 久治不愈的 皮肤病 或符合十大线索中任意一项 即可作为重要可疑线索报告当地皮防专业机构或疾控中心 2 皮防专业人员在检查 诊断麻风病时必须作组织液涂片 抗酸染色查麻风杆菌 注意取材部位 结节或浸潤明显的皮疹 皮疹中央 方法 捏紧使之缺血苍白 组织液中不能有血液 深度 深达皮下脂肪 组织液数量 约绿豆大小 涂点大小和厚度 约5mm 见到明显涂膜 并按操作规程仔细染色 阅片 皮肤组织液查菌 垂直进刀 抗酸染色镜下的麻风杆菌 LL型麻风病理切片 高倍镜下 空泡细胞 TT麻风 肉芽肿 3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麻风 如未定类 单皮损 纯神经炎等 及诊断依据不足的病例 可请示上级医生会诊 必要时做病理检查 如仍不能确诊也不能完全排除麻风病可能者 可定期随访 观察3 6月 不要轻易误诊 漏诊 麻风病的治疗 原则 一旦确诊 即根据联合化疗 MDT 分型给予足量 规则的联合化疗 MDT MDT治愈率高 不易复发 联合化疗方案 MDT 多菌型 MB 2年 利福平 RFP 600mg 月 氨苯砜 DDS 100mg 日 氯苯吩嗪 B663 300mg 月 监服 50mg 日 少菌型 PB 半年 利福平 RFP 600mg 月 氨苯砜 DDS 100mg 日 其他方案 氧氟沙星 利福平 美满霉素 ROM方案 六 麻风联合化疗 5 推荐特殊情况下MDT方案 根据1998年 WHOmodelprescribingination Drugusedinleprosy 对RFP过敏或肝损害的MB患者 3个药治疗6个月B66350mg d氟嗪酸400毫克 天美满霉素100毫克 天再2个药治疗18个月B66350毫克 天加氟嗪酸400毫克 天或美满霉素100毫克 天1994年WHO麻风化疗组推荐克拉霉素500毫克 天可以替代上述的氟嗪酸或美满霉素 对DDS过敏的MB患者在MB患者中 停用DDS 继续用原来的利福平和B663两个药 在PB患者中 应该将B663替换过敏的DDS 拒服B663的MB患者 方案1 治疗12个月利福平600毫克 月DDS100毫克 天氟嗪酸400毫克 天或美满霉素100毫克 天方案2 治疗24个月利福平600毫克 月氟嗪酸400毫克 月美满霉素100毫克 月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WHO认为在母亲和婴儿中是安全的 有少量药物从乳汁中分泌 除了婴儿有皮肤色素沉着 没有其他副作用报告 合并结核病MB患者应该同时治疗两个病 在适当治疗结核病时 也应该给予MDT 但利福平应该给予抗结核病的剂量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麻风防治工作中的职责 一 皮防 疾控 机构 1 省 地 级 A 负责全省麻风防治规划 计划的制定 并组织实施 B 负责全省麻风疫情资料的收集 汇总 分析 并报上级有关部门 以提供决策依据 C 负责提供技术指导 业务培训 项目督导 评估 疑难病例会诊处理等 D 负责全省麻风药品的发放 管理 E 负责全省麻风防治 项目任务 科研工作等相关工作的申报 并组织实施 县级 除以上类似职责外 尚应有以下职责 任务 按上级业务部门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 开展每年的常规工作 如各类重点人群调查 线索 家属 疫点等 现症病人管理 愈后病人监测随访 疫情资料的收集 统计 分析 上报等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教育 开展麻风畸残预防与康复工作 综合性医院 包括乡村卫生院 A 对疑似麻风病人 转诊到专业机构进行建档规范治疗 B 对因严重药物过敏 严重麻风反应或严重神经炎以及其他疾病需住院治疗的麻风病人 应提供医疗救治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联合化疗 MDT 及畸残预防与康复 POD 诊断为麻风病人 给予MDT 无畸残 标准判定 有畸残 健康教育畸残六月内 六月的畸残 强的松等自我护理 功能锻炼治疗后随访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去除溃疡周围老皮及溃疡面坏死组织 麻风村内集体开展自我护理 集体泡手泡足 社防病人在家做自我护理 手指功能锻炼 用双手辅助的兔眼功能锻炼 注意 由于麻风反应和神经炎可以在治疗前 中 后发生 专业人员在诊断麻风病时应详细检查病人的神经功能 并告诉病人一旦出现麻风反应和神经炎的类似症状 应及时到专业机构诊治 基层卫生人员一旦发现麻风病人有麻风反应 如发热 皮疹增多 神经疼痛 四肢无力等 和神经炎 神经疼痛 肌力改变 原有麻木区扩大或出现新的麻木区 的类似症状 应及时转诊 尽可能地避免漏诊 误诊或不规则治疗 防止新畸残的发生 贵州省县疑似麻风线索报告卡 姓名性别年龄地址乡村村民组疑似症状1 红斑白斑 麻木无汗 2 生疮生癣 不痛不痒 3 眉毛脱落 面如酒醉 4 耳垂肥大 面如虫爬 5 皮肤干燥 肢端麻木 6 虎口无肉 手指弯曲 7 嘴歪眼翻 口角下垂 8 四肢筋痛 疼痛难忍 9 小腿变瘦 吊脚跛行10 足底溃疡 长期不愈 注疑似病人具有上述某种症状者 请在症状标号上打 报病者可将此卡通过当地乡卫生院或直接报当地县 市 皮防站或疾控中心 一旦被皮防专业机构确诊为麻风病 报病者有奖 报病者姓名职业报病日期年月日编号 此幻灯片中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沈建平教授的讲义 谢谢